园区概况
更多福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于 1996 年 8 月设立,2002 年行政区划调整改设秀屿区。为推进湄洲湾港口开发、加快临港产业崛起,莆田市委、市政府于2007 年 4 月重新挂牌成立北岸经开区,设立党工委、管委会,现为行政正处级单位,是福建省为数不多赋予县区一级行政管理职能的开发区。
福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三面环海,海岸线长约 75 公里,其中深水岸线15 公里,东距台湾台中港 72 海里,是大陆与台湾本岛直线距离最短的区域;北距福州马尾港 132 海里,距上海港 510 海里;南距厦门港 96 海里,距香港 397 海里,是东亚海上运输航线的重要枢纽,也是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内陆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。
福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内的东吴港区是湄洲湾港五大港区之一,是福建省“两集两散”的重要港口群,是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 11 个重点港区之一。规划码头岸线约 11 公里,布置泊位 37 个,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 36 个,形成年综合通过能力约 9148 万吨。
截至 2022 年,福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东吴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8 个,包括 40 万吨 1 个、15 万吨级 3 个、10 万吨级 2 个、3.5 万吨级 1 个,千吨级 1 个。特别是罗屿作业区布局有全国最大的 40 万吨级铁矿石专用码头是福建首个、全国第六个满足世界最大 40 万吨矿石船靠泊接卸的港口,也是宁波以南唯一正式开港运营的 40 万吨泊位港口,连续多年成为台湾地区在大陆最大的铁矿石储备中转港口,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2022 年,福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 112.34 亿元,增长 5.0%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.8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.0%;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1.11 亿元,下降 11.4%;外贸出口额 47.52 亿元,增长 22.3%;实际利用外资完成 389万美元;财政总收入 6.58 亿元,下降 48.8%。在 2022 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列第 55 名。
福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妈祖健康城,2019 年 11 月国台办授予“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”牌子,这是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技和医疗健康类对台经贸合作载体平台。
园区详情
招商政策
投资流程
土地招拍挂
厂房价格
注册公司
优惠政策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